"散煤复燃困扰乡村清洁取暖!代表委员倡议:科技创新破解冬季供热难题!"
更新时间:2024-03-05
供热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北方地区供热总面积245亿平方米(城镇供热面积175亿平方米,农村供热面积70亿平方米),其中,清洁供热面积186亿平方米,清洁供热率为76%。全国涉及清洁供热企业8350家,产业总产值92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5万人。
目前,清洁供热产业正在向新型智慧供热产业转型升级。但调研发现,目前国家层面缺少支持新型智慧供热推广的指导性文件,地方层面,仅北京、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发布了与推广新型智慧供热相关的政策。大部分供热企业都是根据各自业务特点进行新型智慧供热探索,缺乏指导性、权威性的政策、标准、规范及技术导则。
此外,当前供热系统采集、处理、分析大数据能力不足,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供热数据的价值,并为系统自动控制和决策提供支持。供热智能化的系统性尚待完善。新型智慧供热试点物联网设备应用较少,深度学习、数据融合等人工智能算法运用较少。
多位代表、委员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因地制宜,分级分类设置清洁替代推广目标,分阶段替代,逐步严格标准,不搞“一刀切”式推广。
建议包括:
1、建议国家层面出台新型智慧供热相关鼓励政策,起草并逐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为新型智慧供热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多措并举,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供热企业资金难题。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包括新型智慧供热项目在内的供热企业定制低息贷款产品。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各种工业排放的热气、热水划归为热污染,纳入环保部门管理范围,把余热回收归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快完成我国零碳热量供给规划,制订经济可行的我国热泵技术发展路线图,遴选相关领域的关键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带动产品研发,并解决其中相关的政策机制问题。优化有关政策,实现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